全国科技名词委大气科学名词审定**主任王存忠表示:PM2.5是个字母词,在社会使用中应该有一个规范的中文名称。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多种名称并存,而且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喷漆用口罩,因此统一命名非常必要。中国辞书学会顾问周明鉴指出术语的定名必须符合术语学的原则要考虑其科学内涵、系统性、命名原则的统一性以及已有的规范、标准,还要适当地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
目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召开*会议规范“PM2.5”中文名,kn95口罩,并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但网友不买账。网友答案百花齐放有网友建议叫“公雾源”、“尘疾思汗”、“尘世美”或“尘惯吸”此外还有网友建议叫“喂人民服雾”。
pm2.5的这个检测标准较早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检验工业而提出这个数值的,而现在pm2.5指数已经是空气污染一个重要的参数了,现在PM2.5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活性炭口罩,要求随时对其进行检测。
随着现代化社会不断的发展,pm2.5的标准值是在不断的提高,在十几年前的所制定的pm2.5的指数标准是65微克每立方米,在十年后又将标准制定在35微克每立方米,而现在中国的pm2.5指数的标准是在75微克每立方米。这主要是参考国家发展的水平以及技术条件来决定的
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细颗粒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强,口罩,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NO3-)、硫酸盐(SO4 2-)、铵盐(NH4 +)、钠盐(Na+)等。